豬場如何降成本保效益
一、豬場應該關注的指標
豬場的指標很多,但最重要的有兩個指標,一個是每頭母豬每年的斷奶仔豬數(PSY)或出欄肥豬數量(MSY)或重量。第二是每公斤增重的成本。這兩個指標互相聯系,一般情況下,PSY或MSY越高,增重成本越低;然而,有時PSY/MSY很高,但由于投入很高,最終的增重成本不見的降低。
二、豬場的成本構成
豬場的成本很復雜,既有固定成本,又有可變成本。
包括豬舍設計建設和設備安裝等,需要每年折舊,有的豬場是10年折舊,有的豬場是5年折舊,當然,家庭豬場可能不需要折舊。 包括種豬成本/仔豬成本、飼料成本、水電、勞動力、維修、疫苗/獸藥成本等。當前還有生物安全成本和環保成本、病死豬處理成本等。 可變成本是隨著市場行情不斷變化的,如近一階段的飼料、仔豬/種豬成本波動很大,而勞動力、水電、疫苗/獸藥成本相對穩定。如飼料成本在70%左右,而疫苗/獸藥成本在5%左右。有時豬場對僅占5%左右成本的疫苗和獸藥成本斤斤計較,以為每頭豬省下了20元的藥費就能大幅度降低養豬成本。因為目前疾病或感染是影響生產性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可以引起死亡、流產、生長速度緩慢、飼料轉化率低等,這樣,省下了疫苗和藥物,生產成本可能顯著增加。 一般的豬場都會將優勢資源向種豬和仔豬傾斜,而生長育肥豬就像“后娘養的”,環境差、飼養密度高、飼料差(甚至很多霉變),這時候的成本降低有可能造成生產性能下降。豬場需要與屠宰場合作,以了解完整的降低分娩到育肥成本的“后續”后果。 很多豬場降低的不是成本,而是投入。
三、哪些成本可以降低
不幸的是,在我們的現代養豬生產體系中,每個階段(母豬場、保育場、育肥場、斷奶到育肥)通常都被視為自己的利潤或成本中心,甚至管理層也失去了對從分娩到育肥的全面了解,所有部分如何與出欄時發生的最終利潤或損失相關聯。例如,如果營養師通過替代原料來降低日糧成本,但動物的平均日增重或飼料效率降低,即使“配方”表明可能不會,損失也可能超過節省。 替代原料的適口性可能是一個大問題,不一定能準確預測。此外,在所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替代原料引起胴體質量的下降都會降低豬的銷售價格,并且您可以輕松地降低飼料配方改變后數月甚至重新變動后數月的總利潤。 多階段飼喂也可以降低飼料成本。不同階段的豬有不同的營養需求,配方成本不同。因此,可將保育、生長育肥豬的飼料分成5~7個階段,按各階段的營養標準配制飼料,如可采用氨基酸平衡的方式降低粗蛋白的含量,可以降低飼料成本。通過添加酶制劑,提高蛋白和能量的利用率。 勞動力成本約占總成本的3%左右,降低勞動力成本意味著需要提高勞動生產率,需要調整豬舍的布局,提高自動化飼喂的比例。無形中設備的成本就會上升,設備的保養和維修成本也會提高。 在美國1994年和1998年的災難性損失期間,許多大型生產商禁止中高層管理人員乘坐距離800公里以內的飛機。此外,由于這是手機通話時間“無限”計劃之前的時代,他們要求每個人都交出手機,使用公用電話撥打所有電話,甚至是關鍵的商務電話??上攵旉P鍵信息沒有傳達出去時,與30分鐘的飛行費用相比,機會成本會很容易增加,經理們只能整天都呆在汽車里,與公司或同事沒有聯系。 有些豬場,特別是一些大的集團公司,在不能很好地提高生產水平的同時,拼命壓低動保成本。如果公司有能力將質量好的產品談到低價,那沒有問題。在行情差的時候,很多企業寧愿犧牲生產性能也要降低動保費用,可免可不免的疫苗盡量省略,該用的藥物也盡量不用,或者盡量買便宜的藥物。 其實現階段疾病依然是影響養豬效益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堅持按程序接種疫苗、策略性用(好)藥,不僅能降低用藥成本,而且不會降低生產性能。好的疫苗保護率高、副作用??;而好的藥物效果好、穩定、安全、用量省、使用方便。動保產品用好了,就可以顯著提高生長速度,提高飼料轉化率,從而降低飼料成本。
上一篇:初夏養殖降溫注意事項
下一篇:注意防控豬附紅體病